最近新闻经常报道两个网络界的风云人物-李开复和马云,前不久李开复老师刚刚离职Google,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马云刚刚在阿里巴巴十年大会上发表激动的演讲。
我对这两个人的印象都不太一般,马云,模样长得比较怪,没有商人的气势,但情绪始终激昂,说实话没觉得他与今天阿里巴巴会有任何关联。李开复,一个教授模样,怎么也不相信是Google的老总。
马云的激情步调走得连贯,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一直不被看好,屹立在马云身后的是一个阿里帝国,让今天的互联网人对电子商务更具信心,去相信我们的互联网趋 势和美国是同步的。看到阿里巴巴、淘宝,我总是不以为然的说马云捡了个便宜,这种已经在美国验证、注定成功的模式怎么做都会成功-现在我可以轻而易举的这 样说,但作为当初的行业、当初的创业者,在整个环境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去做这些,就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事。关键不是他有激情,而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住了激 情。
我印象深的他有两句话:
“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像阿里巴巴一样会挣钱的公司,世界也不需要持久经验的公司,世界是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分享、 更 加责任,把社会需要一家社会型的企业,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充满责任承担责任的企业,世界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念,一种梦 想。”
“毛主席曾经讲多,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他说第一句话,我相信这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未来规则,这和Google的理念也不尽相同。
我欢以貌取人,看着李开复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孔,总觉得他少了激情,少了可以带动Google拓海扬帆的魄力。Google走到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使命,这 是Google曾经需要的。下一步李老师的天使投资创新工厂应该说可以赚很多钱,可以发展。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实质上是做创意人和投资方的中间人, 只不过他先投资了资金、环境和经验,找很多创业项目总会有成功的吧? 李开复为初期创业投资上了一道保险,让更多风投敢于再更早的时间对创业项目开放资金,而不是现在的投资于中后期。
有指导意义的是,他出身于互联网,Google。首选的创业项目也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这样李开复就有很多经验可以指导的空间。
就算他再没有魄力,孵化的项目和创业人的优势也许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他将寄希望于未来的人和产品,应该说是个很保险的出路。
马云建立的是一座山,李开复建立的是一片海。再过十年,我们再谈论这两位现近的风云人物。
原创出自陈斌的博客:http://www.cenbin.com 欢迎交流探讨网络营销、网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