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融资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安全?
有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根据VentureSource的数据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目前,获风险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消费级互联网公司共有25家。其中包括最近最热的Twitter(由于Facebook资金大多来自于债务融资和企业投资,因此没被列入此名单。)
在这25家公司中,其中已经破产的公司达到了9家,比例高达36%,也就是说,这些风险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中每三家至少一家最终的结局是破产。而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在96-99年间成立的,公司的生命不到10年。其中电子商务网站webvan融资高达4亿多美元,是迄今为止,风险融资额最大的公司,不幸的是,在它成立仅仅5年后,也就是2001年走向破产。
而另外8家公司,则被收购,比例达到32%,目前仍然私有的公司有7家,也就是没有上市的公司,比例在27%。而目前为止,虽然曾经有几家公司曾进行过IPO,但只有一家公司在公开市场交易,就是Netflix,比例仅为4%。
互联网创业是非常有激情,也容易得到大批资本的追捧,相对于其他行业也更有机会,但是这组数据也明显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资本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了一定的资金,比其他人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了资本就是安全的,最终还是由用户的需求来决定,由用户以购买或使用与否来投票决定企业的命运,任何时候都要从用户的需求趋势和市场趋势而去运营,只有符合商业理性的公司,只有良好管理运营的公司,才能最终取成功。资金永远只是互联网创业的一部分而已。
互联网创业最终要回归行业本身,虚的泡沫最终会破没,只有实实在在的用户需求,只有刚性的用户需求,才能支撑大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实现了用户的价值,才能给资本以真正的回报。不能创造客户的价值,也最终不会有真正的长远的资本回报。(文/黄亮新)
附录: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25家公司:
公司名称 资额(百万美元) 创立时间 状态 Webvan 441 1996 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