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电子商务进入“后危机时代”(图)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网购这个名词如今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在网上购买过东西,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但是,随着网购的普及,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怕在网上买到假货,抄码一族“横空出世”;部分人群网购成瘾,宅男宅女一族“滋生”……因此,如何使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以及人们怎样正确地使用电子商务,是将来一段时间内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出现信任危机

  电商时代的到来,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便捷的购物方式,加上网店较优惠的价格,以及个性化的服务,网购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类似乎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电子时代,衣服、食物,甚至家具、电器都悄然走入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着这个时代的前进。

  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电商们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从目前来看,打价格战是电商之间采取的传统有效的手段,例如上个月的双“11”光棍节,就变成了电商们的“狂欢节”,而随着年底的到来,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开始集体进行大促销。 

  电子商务网为什么长期采取低价的手段呢?据专家分析,对于现在的大型B2C商城来说,盈利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指标,而用户量、交易规模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低价都会是电子商务网购竞争的主要手段。

  但是消费者对于电商网站的低价是否买账呢?有部分消费者表示,自己只有在网站促销的时候才会去购买。事实上,如果B2C网站一味地通过降价促销的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根本留不住消费者,只要出现更低的价格,消费者就会转投向别家网站。

  另外,当大家纷纷把投资的目光转向电子商务时,电子商务自身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物流瓶颈如今已成众多电商企业难以突破的难题,其他的如部分网店售卖假货、订单凭空消失、订单付款后通知无货、购买商品迟迟不发货等现象也是频频发生,相较于实体销售,电商在很多方面都还有不足,这些不足也导致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网站产生了信任危机。

  网购危机产生“抄码族”

  在电子商务出现信任危机之际,一种新的网络群体也流传于大众的口中,即“抄码族”。所谓的“抄码族”,指的是这样一种网购人群,他们通过各种大型商场和电器卖场获得所需商品的型号编码,然后凭这些信息到国内的一些知名的购物网站进行相同商品的选择和购买。在“抄码族”中,多数以学生、白领为主,小到衣服鞋子,大到空调电视,都以“抄码”的形式解决。

  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商场,发现几乎每个柜台的导购员都碰到过这类客人。“有些客人产品试了个遍,即使有合适的也不买,还有部分顾客还用手机拍型号。”某商场化妆品专柜的导购员向记者透露,她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碰到“抄码族”,“她们专门来各大化妆品专柜试用产品,询问产品的编号,但试完就走,根本就没有购买的意思”!

  据记者观察,同样的物品,网上的正品一般是商场物品原价的7折左右,如果价格低得离谱,就不可能是正品。而面对网购带来的竞争压力,很多大型商场也纷纷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大打“价格战”。某商场的服装导购表示,在专柜购买衣服,如果遇上促销活动,新品也能打到7折左右,另外,还可以享受商家提供的一些免费售后服务,比较有保障。  

  “商场的衣服和网购比起来,如果差的钱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抄码’这种形式。”市民张小姐表示,“但是现在商场也经常有折扣,我比较倾向于试好了衣服再买,这样买到的东西不仅合适,而且有了质量问题还能享受三包的售后服务。”而部分“抄码族”也表示,自己去商店抄码也是为了避免在网上购买到假货。“抄码族”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还有待讨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消费者渴望绿色、安全、实惠、有保障的购物环境。

  网购成瘾导致“购物狂”

  在一家网站上班的小于是一个标准的“网购控”。最初,她只是出于好奇在网上随便看看,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把网址收藏起来。久而久之,她在电脑里收藏了很多网店的网址,平时也经常打开这些网址,看看店家是否搞促销了。渐渐地,她发现,只要一天不上这些网店看看就不舒服,即使在上班时间,她也会忍不住偷偷去逛一下网店。

  其实像小于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特别是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只要是周六、日或是平时没课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络购物上,“有时候,早晨起床开了电脑,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和宿舍同学讨论哪件衣服好看,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大三学生小高说。

  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项关于是否“网购上瘾”的在线调查,调查显示,有7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网购成瘾”,其中25.6%的人感觉自己有“比较严重”或“很严重”的“网购瘾”,45.5%的人表示“有一点上瘾”。受访者中,91.8%的人有网购经历。

  “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在网上购买东西,自己不知不觉也就加入了这个行列。同事之间经常分享好的网店。如果哪个同事买到性价比特高的东西,大家就会跟风去买。”公司职员小刘如是说。但是,她也坦白地承认,自己浏览网上商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和逛街花费的时间相比,其实是“半斤八两”。

  其实,在生活中,真正的“网购成瘾者”只是占少数部分,绝大多数人的网购行为还是很正常的。网购本身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的一种购买手段。人们如果过多地沉溺于网购本身,把网购变成了一种个人癖好和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就偏离了网购原本的目的了。

  网购建议

  1.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最怕的就是买到假货,这也是“抄码族”出现的原因。但是,光凭货号并不能完全辨别真假。虽然在网上,大多数商家的货号是值得信赖的,但有极少部分的店家利用这点欺骗消费者,比如图片是正品图、货品信息也是真实的,但东西却是假的,这就需要消费者从其他方面加以鉴别,如果价格过低,那么消费者就应该慎重考虑。

  2.和商场相比,网购另一个突出的缺陷就是售后服务的缺乏。大型商场能够提供相应及时的服务,而网购商品起了纠纷很难解决,退换货也很麻烦。与标准化的产品像数码、家电、日用百货相比,服装鞋帽则更需要眼见为实,如果仅凭商家标注的尺码下单,买回去未必合适。

  3.每天网购的时间需控制。另外还可以给自己的网银设置金额限制,培养自己理性消费的习惯。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张莹 实习生 李瑞婷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优友网 » 电子商务进入“后危机时代”(图)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